周明靜:把村民的滿意當榮譽

記者 黃允祺
憑著一股對事業的執著、一腔對人民的熱愛、一種堅韌不撥的精神,在周明靜擔任靈溪鎮滬山村委會主任這三年多里,滬山村發展成了今天各項工作都位列全鎮前列的村,先后獲得市級生態村、市級文明村等榮譽。
對于榮譽,周明靜表現的很淡然,他說,要把村民的滿意當榮譽,要把榮譽當起點。
一心一意系群眾
蒼南是臺風的多發地,不過村干部都知道,即便臺風吹得多,仍不能掉以輕心。
“每年都說強臺風要來,最后不都是雷聲大、雨點小么。你看我這房子那么多年了都沒事情,哪那么容易說倒就倒。”村民們你一言、我一語,就是不愿意撤離。
周明靜急歸急,仍舊苦口婆心,一次一次地勸說:“臺風天上來,我們哪里曉得它會怎么吹。您老人家就是走幾步去躲躲。那里有應急燈,不怕停電,您老人家不是還可以多聽聽漁鼓和鄰居聊聊天嘛。”
遇到抗臺,周明靜總是特別忙。如果臺風是今天登陸,那周明靜和他的同事們兩天前就開始忙碌了。村委會的辦公室是他們吃飯休息的點,伙食不外乎就是方便面。
趁著風雨不大,周明靜要走家串戶,幫助村民轉移,再重新檢查危房里還有沒有人,山上的村民是不是全撤了。一圈下來,就要好幾個小時。走一圈不放心,周明靜都要繞著村子走上三四圈,沒發現什么問題,才回到了值班室。
同事說:“老周,你還是回家看一下吧。”
而周明靜總是笑笑說:“沒事,這里再看看,一會就回去。”
明明白白做實事
你和農民們說“民主”,或許他們會不知道;如果你和農民們說“村里的事情誰說了算”,他們一定會告訴是“大家說了算”。“對于農民來說,喊十句口號,不如做一件實事。在為群眾辦實事上,不能輕易承諾,而一旦作出了承諾,就一定要實現。”周明靜如是說。
“我們村子連一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。一到下雨天,叫人怎么走。”
村民的抱怨,周明靜聽在心里。可是在村子里修一條水泥路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:把原先的土泥路覆蓋上水泥就好。
一條村級道路的修整要有合理的規劃,比如長多少、寬多少。但是有些路段不夠寬,就得征用一部分農村個人的農田作為公用。
“憑什么修公家的路要我家出地?”
“憑什么張三換了一塊好地,我就得在那塊偏僻的?”
“憑什么李四直接得到補償款,我沒有?”
面對村民的毛刺兒,周明靜不聲不氣、不慌不忙,挨家挨戶解決,私下找村民做工作協商。
面的問題解決了,點的問題更是急人。村級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,修路資金哪里來。討錢、要錢、籌錢的工作,周明靜大大方方扛下來。經過多方籌資,滬山村的龍慶南路目前已經完工。
“沒有錢照樣辦事情”,這是周明靜的話。在同樣資金緊缺的情況下,周明靜愣是籌集起了資金,新建了新苑公園。新苑公園是個供村民休閑的地方,為了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,周明靜還動員群眾,將木蘭拳、廣場舞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帶入了農村。
電視節目有晚會,滬山村也有自己的晚會。周明靜當起了“大導演”,在各個節日里,組織村里統一自編自演文藝節目,村民們既是演員,又是觀眾;既鍛煉了身體,又豐富了文化生活。
一點一點做實事,沒有大空話是周明靜的做事風格。他接手村里工作后,順利完成了本村的安全飲用水項目,做好涉農資金發放接對工作;完成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農民保險工作;做好五保戶資金發放、低保戶生活保障工作;積極開展全程代理服務,為居民身份證的領取、殘疾人證件辦理、特困人群大病就醫的申報等之類的工作提供了幫助。
對他而言,村民的一句“辦事方便多了”,就是最好的褒獎。
做好維穩綜治
村里治安是否良好,鄰里相處是否和睦,一張網絡就能“羅”盡村民的大事和小事。自擔任滬山村的綜治網格長以來,周明靜切實履行網格長工作職責,堅持經常性深入群眾,走訪聯系,及時掌握群眾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訴求,關注群眾的熱點難點等問題,幫助解決實際困難,積極參加“網格化管理、組團式服務”工作業務培訓,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為民服務的水平。
為做好維穩綜治工作,周明靜帶頭成立了滬山村治安巡邏隊,每天安排人員進行巡邏。他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,經常性研究工作,制定措施,落實責任,將綜合治理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,使得全村綜治工作在這幾年取得喜人成績。2011年至今,滬山村一直都是零上訪、零刑事案件、零治安案件、零非法宗教活動、零重大安全事故。針對全村在外務工人員多數的情況,為及時掌握他們在外工作生活情況,他經常與他們溝通,了解信息,積極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難。2012年,他被評為“溫州市百佳網格長”。